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記者從國家管網集團獲悉,9月9日,位于新疆昌吉的準東煤制天然氣管道干線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我國最大的煤制天然氣生產基地外輸管道。其建成后將與西氣東輸管道系統互聯互通,提升我國天然氣資源供應保障能力。
準東煤制天然氣管道規劃全長780公里,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包括1條干線2條支線,全線設計壓力12兆帕,年設計輸氣能力60億立方米。此次開工建設的一期干線工程起自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芨芨湖首站,止于哈密市伊州區了墩壓氣站,并在此與西氣東輸四線連通,線路總長約254公里,管徑914毫米,設置3座站場和8座閥室。一期工程全線預計2026年底建成。
工程沿線以荒漠、戈壁和山區為主,地質構造復雜,社會依托條件差。國家管網集團從規劃、建設、運行等多方入手,致力于打造綠色智能管道。“沿線站場均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實現投產后‘自發自用’,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我們還推動智能管道建設,實現全數字化交付、全智能化運營、全業務覆蓋、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提升管道數字化水平和抗風險能力。”國家管網集團建設項目管理公司西北項目管理中心副主任張海濱介紹。
據悉,新疆煤炭預測資源量2.19萬億噸,占全國40.6%,排名全國第一。準東煤制氣生產基地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內,煤炭預測儲量3900億噸,已探明儲量2531億噸。該基地是我國面積最大、資源量最豐富的整裝煤田,具有發展煤制天然氣產業的資源稟賦,已落實煤制天然氣產能60億立方米/年,與國內已投產的所有煤制天然氣項目總產能相當。
“管道通過西氣東輸四線將準東基地生產的煤制天然氣引入‘全國一張網’。一期工程建成后,將成為繼輪吐支干線、伊霍煤制氣管道之后,西氣東輸上游的第三條支線,可進一步增加上游資源供給,為下游市場提供有力保障。”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準東項目經理余文昌表示,準東煤制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對增強我國國產天然氣供給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管網集團供圖)